首页 > 新闻中心

ayx爱游戏官网登录:2025碳化硅赋能AI产业:从芯片封装到数据中心的核心材料变革

来源:ayx爱游戏官网登录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1-06 20:57:26

ayx爱游戏手机网页版:

  今天分享的是:2025碳化硅赋能AI产业:从芯片封装到数据中心的核心材料变革

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,AI服务器、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等核心设施的功率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——单机柜功率从传统的几十千瓦跃升至数百千瓦,部分AI超大规模园区功耗甚至突破2GW。传统电力供应与芯片封装技术逐渐难以应对这一变化,而碳化硅(SiC)作为具备耐高温、高耐压、高导热特性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,正成为赋能AI产业全链条变革的核心力量,从数据中心供电效率提升到芯片封装散热难题破解,全方位支撑AI产业“降本增效”。

  AI数据中心的“电力焦虑”日益凸显。传统数据中心采用的电源供应单元(PSU)效率多在94%左右,而AI服务器功率巨大,即便1%的能量损耗也会转化为数千瓦的热量,不仅增加制冷成本,还可能影响设备稳定性。在此背景下,碳化硅凭借独特的电学特性,成为提升供电效率的关键。

  在服务器电源的前端AC-DC转换环节,碳化硅MOSFET器件展现出显著优势。其耐压能力可达1200V甚至更高,高频特性优异,能适配无桥图腾柱功率因数校正(PFC)等先进拓扑结构,将PSU效率推向98%乃至99%以上。以英飞凌8kW AI电源为例,其整机效率达98%,新一代12kW方案的PFC级效率更是突破99%,每提供100kW负载的损耗不足2kW,较传统方案减少三分之二,大幅缓解数据中心的散热压力。

  功率需求量开始上涨也推动PSU市场规模扩容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PSU市场规模预计达75亿美元,2030年将攀升至141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约15.5%。其中,功率高于3kW的高功率PSU占比将提升至80%,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15亿美元。台达、光宝、华为三家企业合计占据全球50%的PSU市场占有率,且均已推出基于碳化硅、氮化镓(GaN)的高功率产品。预计到2030年,基于碳化硅等宽禁带材料的高功率PSU渗透率将从2025年的10%提升至24%,对应市场规模约33.84亿美元。

  除了PSU升级,固态变压器(SST)的应用进一步重构数据中心供电架构。传统数据中心需经过多级电压转换,损耗高且故障点多,而基于碳化硅的SST可直接将10-35kV中压交流电转换为800V高压直流,整合了低频变压器与整流柜功能。例如,英伟达提出的SST方案能将13.8kV市电直接转为800V直流母线电压,台达也已展示相关样机,可适配不同国家电网电压。这种架构不仅简化配电链路,还能让市电、UPS电池等储能单元高效协同,为AI数据中心实现“电网到机架”的高效输电奠定基础。

  AI芯片的“发烧难题”同样依赖碳化硅突破。当前高端GPU/AI芯片模块功耗已突破千瓦级,且封装中集成GPU与多颗HBM(高带宽内存),导致热流密度骤增,传统封装材料逐渐暴露出瓶颈。目前2.5D/先进封装常用的硅、玻璃及有机材料,在散热、电气绝缘和机械强度方面难以满足千W级芯片需求,而碳化硅的特性恰好契合这一痛点。

  从性能来看,碳化硅的热导率可达400-500W/m·K,是硅的3倍、传统陶瓷基板的近2倍,能大幅度降低芯片到散热器的热阻。若用碳化硅替代硅中介层,可使GPU芯片结温降低20-30℃,散热相关成本减少约30%,有很大成效避免芯片因过热降频。同时,碳化硅的宽禁带特性使其电阻率高达10^8Ω·cm,绝缘性媲美玻璃,能减少高速信号传输中的漏电与寄生损耗,适配GPU+HBM系统的紧密堆叠需求;其机械强度接近金刚石,热线胀系数与硅芯片接近,可减少封装应力导致的开裂与翘曲。

  在封装应用场景中,碳化硅主要瞄准两大方向:一是芯片与热沉之间的热界面材料(TIM2),二是替换传统硅中介层。这一趋势与先进封装产能扩张形成呼应——2025年全球CoWoS及类CoWoS封装总产能预计达88.5万片,较2024年的42.6万片增长108%,2026年还将进一步增至131.3万片。若碳化硅完全替代中介层与TIM2材料,以12英寸规格计算,其衬底及外延需求将达到CoWoS产能的2倍,市场潜力显著。

  不过,碳化硅在封装领域的应用仍需突破工艺瓶颈。目前碳化硅晶圆主流尺寸为6英寸,8英寸尚处起步阶段,12英寸晶圆的量产与超薄加工(厚度约100μm)技术仍在完善中。国内企业已加速布局,天岳先进2023年成功研制8英寸碳化硅衬底,2024年进一步推出12英寸产品,覆盖半绝缘型、导电N型及P型等多种类型,为封装材料升级提供支撑。

  碳化硅产业链的成熟为AI产业应用奠定基础,从衬底、设备到器件,国内企业正逐步实现关键环节突破。

  衬底作为碳化硅器件的核心,大尺寸化与成本下降是主要趋势。当前导电N型衬底使用量最大,8英寸衬底市场增长迅猛——2024年8英寸N型衬底销量约4.61万片,随着IDM厂商推进规模化量产,2030年销量预计达70.4万片,年复合增长率58%。价格这一块,2024年8英寸碳化硅晶圆价格已出现明显下滑,6英寸晶圆因产能释放,成本占比虽仍高于硅衬底,但持续下降趋势明确。在市场格局上,2024年Wolfspeed、天岳先进、天科合达等五家企业占据全球碳化硅衬底销售额的68%,其中国内企业天岳先进市占率从2023年的14.8%提升至16.7%,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。

  设备环节的国产替代节奏加快,尤其是关键设备领域。碳化硅晶锭生长主要依赖物理气相传输(PVT)设备,2023年该设备市场规模达2.24亿美元,预计2029年增至4.2亿美元。国内企业在PVT设备市场占据主导,北方华创市占率高达61%,远超德国PVA TePla(16%)与晶升股份(10%)。此外,外延设备、离子注入设备、量检设备等关键设备也在加速国产化:北方华创、芯三代已推出适配的外延设备;量检设备因碳化硅材料缺陷多、质量发展要求高,2024年市场规模达7.25亿美元,2026年将增至12.05亿美元,中科飞测等国内企业正逐步打破海外垄断。

  器件领域虽仍由海外龙头主导,但国产替代步伐加快。2024年全球碳化硅器件(含二极管、晶体管、射频器件等)市场规模约43.6亿美元,预计2030年达229.45亿美元,2025-2030年复合增长率32%。目前意法半导体、安森美、英飞凌等五家海外企业合计占据83%的市场占有率,但国内企业增速显著领先——2024年芯联集成碳化硅器件销售额同比增长188%,三安集成增长55%,基本半导体增长33.6%,远超海外企业平均增速。同时,国内产业链投资持续加码,在“China For China”背景下,国内碳化硅相关建厂投资额约80亿美元,设备与衬底企业有望依托产能扩张逐步提升市场份额。

  从AI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,碳化硅不仅是解决当前功率与散热瓶颈的“关键材料”,更是推动AI设施向更高效率、更紧凑形态演进的“基础引擎”。随着大尺寸衬底量产、设备国产化深化以及封装工艺成熟,碳化硅将持续渗透数据中心与芯片领域,为AI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
上一篇:关于《丽水市市区房子征收暂时安顿费、搬家费、停产歇业丢失补助房子改变用处补助规范以及公寓安顿廉购价、优惠价(寻求定见稿)》寻求定见反应状况 下一篇:黑刚玉磨料在建筑行业的应用

新闻中心

地址:登封市卢店镇栗子沟村

联系方式:

手机:18937632277

传真:18937632277

固话:18937632277

邮箱:yang96618@163.com

备案号:豫ICP备2021011377号-1